前沿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动态>前沿动态

双向发力 以种适地、以地适种成就“冀东粮仓”

时间:2024-08-12   访问量:1705


7月下旬,冀东平原水稻进入孕穗期。

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四农场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一幅巨大的“科技兴农 乡村振兴”主题稻田画铺展在千顷稻海之中。

“田里种的是有机米,水里养的是蟹和虾,放眼望去是稻田画……这个示范基地主打的就是盐碱地科学治理和综合利用。”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阚永康说,科学治理还良田,综合利用聚产业,昔日白茫茫的盐碱滩如今染绿生金,这是唐山沿海地区一代又一代农垦人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书写的传奇。

位于渤海湾北岸的唐山市,海岸线长229.7公里。受海咸水冲击浸泡影响,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形成了以“盐、板、瘦”为主要特征的滨海盐碱土壤,曾经是一片“斥卤不毛之地”。

近年来,唐山市积极构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体系,形成了“良法改地、品种育推、综合种养、持续提效”的多功能多层次盐碱地综合治理新模式,把昔日的盐碱滩涂逐步建设成为宜耕宜业宜游的新家园。

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农场,有一条主干道叫“农垦街”。沿街而行,便来到“曹妃甸农垦记忆馆”。

“展馆还在试运行阶段,正在边展出、边完善。”7月17日中午,记者前来参观时,第一农场党委办公室主任闫树鹏临时担任起讲解员。

唐山盐碱地治理改造历史悠久。1956年,国营柏各庄农场建立,十万农垦大军开启了向盐碱滩要耕地、要粮食的拓荒之旅。

在第一展厅实物展示区,面对一支老旧的扁担和两只残破的大筐,闫树鹏的讲解充满深情:“当年,我爷爷就是担着这样一副扁担加大筐,带着一家人从唐山丰南县(现丰南区)来到柏各庄,参加农垦大会战。”

一件件老式工具,一帧帧黑白图片,见证着那段艰苦卓绝、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一代农垦人在这里修海挡、筑沟渠,建起集灌、排、蓄为一体的“干、支、斗、农”四级渠系,引滦河之水“拉荒”洗地,压盐沥碱,终使40万亩盐碱地稻花飘香。

如今,在国营柏各庄农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曹妃甸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昔日盐碱地,已建设成为能满足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求的高标准农田。

曾经亩产不足200公斤的“盐碱稻地”,已成为亩产700公斤至800公斤的高产稻田。

7月27日,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九农场。

老姚家庭农场的甜瓜熟了。

“嘎嘎甜!”尝一口自家的“胜利果实”,农场主姚卫强心里乐开了花。

他盘算着,暑期里甜瓜上市能卖个好价钱,到了“十一”前后,西红柿、黄瓜的销路一准儿也不差,“‘兔尾巴’秋黄瓜撒种,下午赶紧安排上!”

“农场种植的果蔬,都是从种子站随机采购的普通品种,之所以优质丰产,主要原因是土壤改良效果好。”姚卫强说。

老姚家庭农场办公室门口,挂着两块牌子——“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盐碱地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姚卫强告诉记者,从2020年起,农场便与华北理工大学土壤改良课题组合作,初试盐碱地改良和生态有机种植技术研发、滨海盐碱地“原位精准盐碱地改良”新技术新模式的规模化试验、示范建设与推广。2023年,双方又合作在唐山市率先建立起“盐碱地改良+高品质种植”示范园,目前已形成“盐碱地小麦-球生菜双季”“盐碱地小麦-玉米双季”“盐碱地花生-生菜”旱种节水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新模式。

近年来,唐山市全面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在“深渠河网、压盐沥碱”“引水灌溉、排盐淋碱”两种治理模式基础上,通过平整土地、完善排灌设施、施用土壤改良剂、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结构、平衡土壤酸碱度等方法,对盐碱耕地进行绿色治理、持续改良,实现了“土壤重构”。

2022年以来,唐山市大力实施“盐碱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行动,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治理试点项目,推广以“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为核心的生态修复盐碱地工程技术体系,由单一治土变为治土、选种、技术推广多角度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项目87个,建成高标准农田80.58万亩。

唐山市曹妃甸区唐海镇,是在国营柏各庄农场基础上建立的农垦体制镇。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农业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综合试验站”)就坐落在这里。

7月26日,综合试验站耐盐鉴定池里,1500多份水稻种质正在进行水稻分蘖期耐盐精准鉴定。

“我们已初步筛选出40多份强耐盐种质,为今后选育耐盐水稻新品种和耐盐理论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滨海农业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杜琪告诉记者。

在综合试验站水稻试验区,200多亩水稻长势喜人。

“目前这些稻苗外观看上去都差不多,其实有1000多个品种。”杜琪指着耐盐鉴定试验地块说,这些水稻品种在插秧后用0.3%的盐水进行浇灌,通过长势观察、产量评估,最后筛选出适宜滨海盐碱地种植的耐盐品种,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唐山市始终把种子作为挖掘盐碱地生产潜力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我们先是培育‘垦育16’‘垦育60’等耐盐碱高产品种,接着又选育出‘滨稻8号’‘垦糯10号’‘香粳5号’等一批耐盐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杜琪说,从种子名称中的“垦、糯、香”这些关键词中,可以看出水稻品种从满足“吃饱”到追求“吃好”的跃升。

据介绍,依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唐山市还积极培育耐盐棉花、耐盐大豆等多个经济作物新品种,以品种选育提高作物产量。

2023年,唐山市沿海县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21.98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40.71%。沿海的滦南县、乐亭县、丰南区、曹妃甸区成为国家级产粮大县。其中,稻谷总产量41.15万吨,占河北省总产量的84.24%,是全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以种适地,让良种成为“饭碗里的芯片”;以地适种,良法良技成就“冀东粮仓”“果蔬之乡”。

7月17日,烈日炎炎。

滨海农业研究所耐盐旱作物研究室主任王秀萍顶着烈日在设施试验区咸水调配池和田间试验区之间来回奔忙。

0.6%、0.8%、1.0%、1.2%……记者看到,网格化的田垄间,每一个地块都被插上了写有百分比的标牌。

“百分比越大,土壤盐度越高,对综合治理的要求也越高。”王秀萍说,向盐碱滩要耕地,以地适种很关键。

在试验地块边缘的沟壑里,一排手腕粗的弯管整齐排列。

“这是用于咸、淡水供给的明管,直径6厘米的暗管埋在地下0.8米处的重度盐碱层,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渗水孔。”王秀萍说,“上改下排”是耐盐植物以地适种的良法良技。“上改”就是深耕作、浅治理,对盐化耕层土壤进行综合改良;“下排”则是通过埋设暗管沥盐排盐。

综合试验站西南角,有一块耐盐旱作物试验田。

“这块试验田主要是进行梯次种植。”滨海农业研究所耐盐旱作物研究室副研究员吴哲告诉记者,这块试验田已经种了三年。第一年,选种芦苇、田菁等先锋耐盐植物,吸盐改土。第二年,种植高粱、小麦等耐盐旱田作物,淡水滴灌,加施有机肥。今年是第三年,他们采用小麦秸秆还田、加施土壤盐分调理剂、植物轮作等综合科技手段,已基本达到了生物改土的目的。

7月22日,大暑。天气酷热难耐。

而在位于乐亭县古河乡的乐亭县高标准农田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示范区,“90后”硬件工程师段严严正坐在开着空调的中控室里,轻点鼠标浇水种田。

打开“乐亭县智慧大田”系统,数据仓库、生产管理、设备状态等实用版块一应俱全。

“四区1号田水位报警,已经到了80毫米以下。”段严严指着大屏幕右上方的一个红色预警标识告诉记者,预警值根据水稻生长期动态设定,水位过高,会影响稻苗生长,水位低于阈值,又不能很好地沥碱压盐。

说着,他打开屏幕上的“控制设备”功能,点击水泵按钮,实时画面立即显示,汩汩水流从田间水泵自动抽出,迅速完成了稻田补给供水。

“过去种田是‘看天吃饭’,而我们现在是‘知天而作’。”段严严自豪地说。

新农人“看屏种稻”,城里人“手机认养”。如今,乐亭县高标准农田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示范区执着于“触网上云”。

7月13日,段严严和小伙伴们共同开发的“乐亭县稻香谷认养”小程序上线。“小程序与‘乐亭县智慧大田’系统联网,登录后不仅能随时查看认养地块情况,还可以随时了解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段严严说。

乐亭县乐安街道居民刘英俊是小程序上线后首位认养者。如今他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击小程序中的高清实时画面,看看自家位于A区1号田里的二分地。

“今年过年就能吃上认养稻田里的新米,‘蟹稻共生’田里长的,绿色无污染,吃着放心!”360度无死角看着手机画面里绿油油的庄稼和水中游来游去的河蟹,刘英俊心里有满满的憧憬。

智慧赋能育产业,综合利用出效益,唐山市努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也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资源,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依托当地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唐山市把盐碱地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稻田认养有机结合,推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向价值化、优质化、产业化发展。

多玛乐园、渔蟹稻香园、十里荷香、红藜滩度假村……随着一批农业旅游观光项目的开发建设,唐山在盐碱地上实现了从“干农业”到“看农业”的华丽嬗变。据统计,唐山沿海地区通过盐碱地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实现年接待游客数223.45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7.87亿元。

7月17日,驱车行驶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农场农垦街,沿街一幢建筑上的巨幅墙绘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一幅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构图中的三分之二部分,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金黄的稻田……而画面的三分之一处,却仿佛被时光之手撕开了一角,裸露出记忆深处的场景——黑白成像模式下,是荒芜的土地、劳作的农人。

墙绘下方,一排鲜红的大字格外醒目:盐碱滩建成鱼米乡,农垦精神放光芒。

今年85岁的刘东波老人是第一代农垦人。当年,十万农垦大军挺进盐碱滩,靠着挥锹抡镐、身背肩扛,修渠引水、躬耕拓荒,终使“斥卤不毛之地”五谷丰登。

“1958年,稻米亩产量达到二三百斤,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60多年过去,刘东波老人忆起当年的收获,喜悦的笑容又一次挂在脸上。他说,那时盐碱地上长出的每一粒稻米,都是一颗希望的种子。

岁月如流,时代变迁。盐碱地上的躬耕劳作和希望憧憬,一直都在。

在曹妃甸区第五农场,副场长刘双海讲起“异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如数家珍:“按照3∶1面积比例构建盐碱地‘稻田+池塘’稻渔综合种养系统,每年1月开始淡水泡田,4月中下旬将稻田中的洗盐排碱水,用水泵抽到旁边的水产养殖池内,既避免了从稻田排出的盐碱咸水污染环境,又解决了水产养殖与稻田种植的争水矛盾。”

刘双海还算过一笔账:运用这种模式,当年耕层土壤盐分就从13.7‰下降到4.8‰,预计治理5年左右,盐碱地块就可以变为优质耕地,而且用“二淋水”搞水产养殖,每亩用水成本还能节约300多元。

土地并不总是丰饶的,科学治理、综合利用方能破土生金。

在新一代农垦人的努力下,唐山市“盐碱地+特色水产养殖”“盐碱地+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多种“盐碱地+”特色农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正向价值化、优质化、产业化推进。

在乐亭县高标准农田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示范区,记者还结识了一群“喝咖啡穿西装”“点击鼠标种大田”的新农人。

“无人机飞手”魏明朝、“北斗农机手”张辰、“硬件工程师”段严严、“设备管家”赵金宝、“农事巡检员”李志国——年轻帅气的“F5男团”共同管理着1550亩耐盐碱稻田,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眼下种好“智慧大田”,未来打造“无人农场”。

化废壤为良田,向荒地要食粮,用科技战盐碱,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这注定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跑。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片曾经“沉睡”的土地,终将不吝惜回馈。


上一篇:凝心聚力奋发进取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

下一篇: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

招聘岗位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